陳君揚
《漢字的文化史》的作者是日本學者藤枝晃,該書除了介紹了關於漢字的詳細歷史外,還有關於玄學,占卜和神靈學等內容。其中,令我印象較為深刻的,是它收錄了一些有關漢字的引伸,如有女真的文字,以及日本的假名等。同時,書中更有不少相關的圖片,方便讀者閱讀瞭解。
文字,不僅是作為人與人之間溝通的工具,更是一種能直接體會到當地文化的藝術作品。而作為一名中國人,我深深體會到漢字的偉大。但到底是經歷了一條甚麼樣的歷史長河,才能使漢字能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以最短小的字句中,表達出最精簡,華麗的意思呢?這便促使我在圖書館裡搜尋了一本關於漢字的研究——《漢字的文化史》。
漢字總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出現,可不同文字裡面的結構所代表的來源,我們又了解多少呢?比方說「人」這個字,我一開始時是感覺不以為然的,畢竟我們身為人類,怎麼會對自己不了解呢?可這看似簡單的兩劃,背後卻隱藏著來自千百年前古代人類智慧的結晶,象形文字所演變而來的文化長河!
任何事物都會不斷進化,不論是身為人類的我們,還是文字。我曾經種植過一顆火龍果種子,看著它在每天茁壯的成長中,從最初的幼苗,到一株嫩芽,最後進化成一顆成熟的果實。這就像書裡所記載的歷史,漢字從最初的象形文字,進化成甲骨文,乃至現今大眾使用的溝通工具。同理,人生也是如此,每個人從一開始都是新生的青少年,在經歷了名為學習的進化後,成長至壯年。
可現今隨著網絡發達,人們也創造出一種名為「顏文字」的表述方式。但我並不認為這是一個良好的溝通方式。所以,「顏文字」往往只能表達一兩種心情,但是漢字不同,它能詳細地描述你當下的心情。因此,漢字是中國人在經歷五千年的演變後所形成的文化結晶,我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好好地珍惜它,傳承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