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坐黃昏翻舊書

管淑平

管淑平,男,大學在校學生,文學愛好者,山東省泰安市作家協會會員。曾經在《人民日報海外版》《解放軍報》《中國民族報》《中國電視報》《中國青年報》《中國老年報》《香港文彙報》《語言文字報》《時代青年》《當代文萃》《東方女性》《新傳奇》《新教育》《學生·家長·社會》《農村農業農民》《智慧引航》《成功密碼》《五月風》《思維與智慧》等報紙與雜誌發表文章。

 

擇黃昏,閑坐窗前,翻開書,即興而讀。這是我自小就保持的一個讀書習慣。書不必新,老舊熟悉尚好,若是再逢上沙沙的晚風作伴就更是幸運之事的了!

此時,我獨自一人坐在房間裏。窗外,晚霞似火,山水如畫,太陽慢慢地落下了山坡,整個世界在不知不覺中被鍍上了一層薄薄的金,從先前的喧囂走向寧靜,漸漸地,充滿了朦朧和夢幻。而在屋裏,在眼前,紙上的光陰,正悄然開始,變得格外寧靜,悠長,又舒緩。

每每翻開一本本舊時書籍,那感覺就如同獲得了一件件至寶一樣,心中的喜悅難以言表。對於一個愛好讀書但讀書又並不精通的我來說,讀舊書,無疑是一種對還未完全掌握和已經遺漏的知識很好的彌補機會。我常常看著書桌上堆滿了的老書,不禁生出驚歎和遐想。原來,我已認真地翻閱過這麼多的書籍,儘管還有很多東西不曾真正讀透,而有的僅僅讀了個大概,甚至有的早已忘卻,但是,重溫舊書,依然能夠記起其中的章節和段落,那些熟悉的文字,讓我想起當初閱讀時的情景。

珍藏情結,我想,這是每個愛讀書的人都有的習慣吧。我小屋裏的書跨度較長,從小學到大學,足足有幾麻袋,雖談不上讀書五車,但就自身的讀書量來說也頗為驚訝的了。除了大部分的教輔資料外,還有自己寫的作文、隨筆、劄記,當然經典名著與課外讀物也佔據了不少比重。在細心整理書籍的時候,發現有的書頁角已經捲曲如皺,有的已被蠹魚啃食得成了藕斷絲連的碎紙屑,心中不免有些愧疚。書籍是朋友,看著朋友受傷害怎麼能不為之感到心疼呢!

舊書是親切的,翻舊書如晤故人。當你靜下心來,重溫那些老舊的歲月時,你會突然發現,那些先前存留在心裏的一些疑惑,通過讀書,會得到很好的解釋和不錯的答案。小學裏的啟蒙書籍,是我一直捨不得丟掉的,那泛黃的紙頁上還留有年幼的我寫下的字跡,儘管字跡歪歪斜斜,不大中看,但卻讓我感覺無比真實而又溫馨。而中學時母親給我訂的很多雜誌,又極大地豐富了我的學習生活。記得那時,我每每放學回家,第一件事並不是玩樂,而是看雜誌。看雜誌無疑是最為愉悅的,因為不必擔心會有老師的提問,也不必顧慮何時能讀完,僅僅是小小的一個故事,短短一句話,就足以讓我快樂大半天。

當我靜下來閱讀,我的生活也變得緩慢變得安靜。但這份慢與靜並不僅僅屬於生活的節奏,更屬於心靈的滿足和精神世界的豐盈。我願相信,清歡歲月裏,書香韻味長!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