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華深處的沙灣古鎮

慕容怡

 

前不久又去了沙灣古鎮。沙灣我去了很多次,可每次去都有不一樣的感受,有不同的遇見,比如「狗仔粥」又比如「蠔殼牆」,再比如「飄色」。

蠔殼牆,是嶺南建築中比較獨特且別致的建築。沙灣古鎮因位於古海灣半月形的沙灘之畔而得名。河湧多,蠔殼沉積也多,當地的村民就地取材,廢物利用,取蠔殼砌牆,取之不盡。據說在建造房屋時,將生蠔殼拌上黃泥、紅糖、蒸熟的糯米,一層層堆砌起來,不僅具有隔音效果,而且冬暖夏涼。蠔殼呈鱗狀以向下整齊壘砌,可以方便雨水下泄,避免雨水浸入內牆,保持室內乾爽,而且堅固耐用,有抵擋槍炮攻擊之說。另外,從美學角度去欣賞,蠔殼牆凹凸不平,在陽光的照射下,牆面極具線條美和浮雕的感覺。

沙灣至今還保存著完整的百年不朽的蠔殼建築。沙灣的建築,除了蠔殼牆,還有最具嶺南特色的鑊耳屋。鑊耳屋是因為樓頂兩邊的山牆形狀似鍋耳,因此又稱「鍋耳屋」,從正面看兩邊高聳的牆體呈鑊耳形,側面看就像「凸」字。鑊耳山牆可遮擋太陽直射,減少屋內的悶熱,可擋風入巷,讓風通過門、窗流入屋內。此外,鑊耳山牆上的窗戶窄又高,還能防盜。鑊耳屋牆頭嵌以磚雕,飾以花蟲鳥獸及人物傳說等彩畫,為沉寂的牆壁增添朝氣蓬勃的生命氣息和藝術魅力。

飄色,則是一種融戲劇、魔術、雜技、音樂、舞蹈於一體的古老的傳統民俗藝術。其形式及原理是由多人推著一座色板,色板上裝飾著固定姿勢的人物,人物只靠一根看不見的色梗支撐著,在空中手舞足蹈,或者由兩、三個小孩在板上扮演神話故事或歷史傳奇中人物的場面,民間傳說或戲曲故事片段。集材料、力學、音樂、造型,裝飾等工藝,以色櫃作為展示舞臺,飄然欲飛故而叫飄色。

這次在鎮上荷花池旁的一條街口,算得上是一個小廣場,遇見飄色宣傳活動,色板上幾個小孩穿著繽紛的古服,高高在上,粉紅的色板,環境華麗,場面隆重,熱鬧非凡。正因為飄色造型逼真,撲朔迷離,讓觀眾歎為觀止,至今歷久不衰。

沙灣已有800多年的歷史,是嶺南文化古鎮,歷史文化資源豐富,民間藝術飲譽南國。沙灣文化是以傳統歷史文化和民間文化為主體的水鄉文化,具有豐富的物質文化資源和非物質文化資源,是「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廣東音樂之鄉」、「飄色之鄉」、「中國龍獅之鄉」、「廣東省民間藝術之鄉」、「民間雕塑之鄉」。

沙灣,是一個藏在繁華深處的繁華,如同一個舊時光的回放場。走進沙灣古鎮,不僅可以清晰辨析古鎮發展的歷史脈絡,宗祠古屋點綴其間,簷緣梁枋巧飾雕琢,磚雕、石雕、木雕、灰雕。壁畫異彩紛呈,深深地體現這「文化之鄉」的深厚藝術魅力。鎮上「石階石巷」的古村落格局保存完好,街巷橫豎交錯,還保留了大量明、清、民國時期的古建築。全鎮現存的古祠堂約100多座,還有一筒竹、三間兩廊、鑊耳屋、高樓、西式住宅、自由式民居等建築,彰顯了沙灣古鎮的風采和濃郁的歷史文化底蘊。

據說,沙灣原來只是打魚人聚集的小漁村,到宋代,沙灣西北已成陸地,東南屬淺海,經歷代移民不斷圍海造田,田地面積不斷擴展。雖歷經800餘年,沙灣古鎮「三街六市」的粵中地區典型商業市鎮格局仍保存完整。據記載沙灣現有幾萬平方的古建築群,如古祠留耕堂,古塔水綠山青文閣,古街安寧西街、車陂街,古巷升平人瑞巷,古井清水井以及鼇山古廟群等,蘊藏著豐富的磚雕、灰塑、木雕、壁畫等藝術珍品,充分展示了宋朝至今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城鎮變遷史,有嶺南民間建築文化的博物館之稱。

鎮上街頭的大榕樹下,一位身穿古裝的女子,在古井旁打水洗衣服的古銅雕塑點綴其中,還原歷史生活的真實模樣。慢步在沙灣古鎮的街巷裏,可見門楣懸掛著老字型大小旗幡的店鋪,還有「雙皮奶」、「薑撞奶」的招牌隨處可見 。坐在古香古色的老店裏,慢慢品嘗一碗「雙皮奶」和「薑撞奶」,享受著慢的時光。 走進一間不起眼的粥店,又品嘗到了沙灣另一種傳統美味「狗仔粥」。沙灣除了風貌美景,還有很多嶺南特色的美食。

在沙灣古鎮的「安寧西街」、「低巷」、進士裏巷、三稔廳、「鎮南祠」等地遊覽,如同走進了舊時光裏,感受著舊時的陽光日照,老店鋪,老櫥窗,老東家,還有來來往往擦肩而過的熟悉又陌生的人,說不定在一個轉彎處的古屋老牆上遇到一個熟悉的身影,隔著時空彼此感歎時代的變遷。偶爾還見到三、兩個身著漢服的少女穿巷而過,或許在感受古人的模樣吧,又或許在彰顯青春與漢服的魅力,在瓦灰色的深巷,尋找某種神秘的契合。

慢慢悠悠,走進一條不知名的窄巷深處,巷子裏的風,不急不緩地從巷頭穿過巷尾。巷子兩邊的老房子,斑駁的門窗和屋簷,依然透出古樸典雅,看得出曾經華麗得光彩奪目。巷子裏這些老房子保存著歷史的痕跡,如今靜靜殘喘在這幽靜的青石麻石板之上。巷子裏還有三、幾戶人家居住,只是門窗和環境都改造得面目全非,與小巷的古老房屋格格不入。在一戶老屋的趟門前,遇到一只走失的小奶貓,不停的叫,或許叫了很久吧,聲音已經很弱,叫盡了小巷深處的孤寂與荒涼。

再往前走,一堵殘破的土圍牆上有一垛綠蔓,在陽光下顯得大方清雅,不適合環境的在殘垣斷壁上張掦著它的存在,我踮起腳尖往破圍牆裏望過去,這應該曾經是一家小花園,園子裏閑花野草層層疊疊鋪滿一地。牆內破落,牆外繁華,一半繁華,一半沉寂。沙灣古鎮在繁華深處繁華,那些破落的老圍牆,那被冷落的園子,那土牆上招展著的綠蔓,也在寂寞中繁華過,又在繁華中寂寞著。在這裏,總會有一絲絲寂寥,冷落與蕭條,被時代繁華的浪潮淹沒得無聲無息。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