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澳門每一個美好的角落

魏智誠

在這一座我成長的地方,每天都發生著大大小小的故事。而這些故事裏的主角看似平凡,卻有著數不盡的人生傳奇。今天,我有幸能從袁紹珊《拱廊與靈光:澳門的120個美好角落》中的文字,體會澳門每一個角落,每一道美麗的景色,帶領我們重新認識家鄉的熟悉,與長期忽略了的陌生。

其中,有一篇名為〈二龍喉訪黑熊〉,可以說是澳門人的集體回憶。作者寫這篇文章時,黑熊BOBO仍然健在。雖然,二龍喉公園看似是澳門人的休閒場所,但從文中能感受到,作者不太喜歡公園裡的氛圍。她覺得,公園的環境欠佳,那些窄小的鐵籠高牆,使這隻大黑熊只能擁有孤獨無比的一生。由於我家正在二龍喉公園附近,所以小時候父母經常帶我去那裡玩耍,但每次去都甚少見到黑熊,可能如作者說的一樣,牠在避開喧囂的世俗吧。即使我能偶然見到BOBO,我一樣感受不到牠的愜意,反而人們雀躍的歡聲,與黑熊的寂寞形成強烈的對比。2018年11月,黑熊BOBO離世了,大家都倍感難過,更為牠舉辦了追悼活動。其實,我希望牠來世可以成為一個人,至少比做一隻黑熊來得快樂。

小時候,我很喜歡看電視。電視裏總播映著吸引孩子們的廣告,我還記得有句廣告的歌詞是「咀香園!咀香園!買手信!買手信!」說到澳門的手信,正如作者所說,「澳門的手信不分新舊,除了吃還是吃。」反正無論是杏仁餅,抑或是蛋捲,都是具有特色的食物。雖然,本地人理應甚少光顧,但對於遊客來說,來澳門不買這些做手信,就等於沒有在大三巴牌坊面前拍照一樣。我想,這就是每處地方都會出現的特產,也為澳門的旅遊地圖增添了別樣的特色。

因此,我認為作者是一個善於觀察的人,可以將日常的生活寫得這麼生動真實。雖然,她的書已出版了一段時間了,但現在再細細品讀,依然不會過時之餘,亦令我產生深思與共鳴,繼續感受澳門每一個美好的角落,聆聽有你的故事,書寫有我的回憶。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