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家人的一把傘

吳艾彤

我第一次知道理財,是在孩童時期媽媽帶外婆去銀行的時候。當時的我,還不知道這概念是什麼,只能扯着媽媽的袖口問她:「外婆在幹什麼呀?」聽到這個問題,她笑著回答我:「她在辦理財,這會讓她以後的生活更能安穩一些。」

可是長大後,我才意識到理財對於所有人來說,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從我小時候,把親戚給的五百塊紅包存進媽媽給我買的保險箱的那一刻始,理財的實踐就已經在我身上出現了。我也從那一刻開始,養成了存錢的習慣,以便我可以買一些我喜歡的東西。

突然有一天,外婆生病了,需要到醫院檢查。令人困頓的是,檢查的費用不菲。然而這個時候,外婆之前辦理的理財方案就起作用了,費用上被大大的縮減。我當時就在想,其實這也是媽媽所說的,讓她的生活可以過得更能安穩一些。

因為這次的事情,我意識到理財的用處,遠遠不是那麼簡單。在我看來,它可以是一把保護家人安全的傘。雖然,對於學生的我來說,這更深層的東西確實會有些遙遠。但是,從外婆的例子得知,它和我的距離是很近的,而我和保險箱的故事,也早已印證了這個事實。

實際上,理財的目的是為了讓所有人,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能走一條平坦的路。像是當我們遇到一些困難的時候,可以運用理財的概念度過難關,也可以讓自己的家人,過上一個更有保障和安全的生活,不必讓家人天天為此擔憂。我想,這是一件對人生很重要的事,更是一件真正讓人幸福的事吧。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