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民一心,共築和諧社會

梁翔康

二零一四年,香港發生一系列爭取所謂「真普選」的公民抗命運動。示威者佔領多個主要幹道,包括金鐘、中環等地區。在這快八十天的日子裏,我留意到警察與政府保持克制,盡力確保了市民的集會和言論自由,並沒有採取過激的武力驅散行動,亦保障了他們的安全。
我又看到二零一九年,香港再次發生「反送中」運動,期間「黑暴」事件不斷,但是在整個過程中,警方再次保持高度克制,令死傷人數減至最低,而統計數字亦顯示沒有任何死亡個案。兩個事件中,香港警隊向世界顯示了專業及理性執法的良好形象。
再看看我們的家園——澳門。回歸前,即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發生了不少駭人聽聞的暴力事件。例如一九九八年,澳葡政府警察司司長白德安的座駕被炸,當時黑社會勢力橫行,無法無天,甚至連當時的政府也毫無法子。回歸後,在澳門保安部隊的帶領之下,以治安警察、水警及消防為主要範疇的紀律部隊的專業執法之下,澳門迎來社會治安穩定及經濟繁榮的可喜景象。
通過上述不同地方的治安事件,讓我深刻意識到警察或者紀律部隊對於一個國家,一個社會的穩定及安全,有着何其重要的作用。讓我們把視線拉近,先不談地方或者國家層面的大事件,談一談我在日常當中遇到與警隊有關的一些事情。
我曾目睹一位老婆婆,在馬路推着手推車,突然間車子失去平衡,車上的報紙散落一地,有的甚至飄到馬路上。旁邊看到一切的交通警,安頓好道路的情況後,二話不說上前協助她,一旁的市民也紛紛收拾散落一地的報紙。短短兩分鐘之內,已經把路面清理乾淨,道路恢復正常,人車安全。
經常遊歷這座小城的我,曾看見一對遊客誤入茨林圍,內裏錯綜複雜的結構, 極容易讓人迷路,還有幾隻惡犬。這時,旅遊警察站了出來,熱心幫助他們離開茨林圍,還為他們講解澳門世界的文化遺產。而消防人員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還清晰記得今年四月份的時候,內港的多艘船接連起火,火勢異常猛烈,不斷冒出大量黑煙,更傳出爆炸聲。其中,澳門消防、海事處、海關等多個部門派出大量人員前往救火,最終火警在兩小時內受到控制。可見,多個部門的通力合作,成功化解了這次的危機。
在接觸到這個議題時,我發現澳門的警隊服務範疇是很全面的。回歸之後,澳門的警隊服務一直的評價高企,甚至有一九八八年成立的澳門保安高等學校(ESDFSM),繼續為澳門培養了許多優秀的紀律部隊人才,成為我城治安穩定的基石。
同時,有一次我在警隊的「開放日」活動中,知道原來維持治安和遏止罪案,作為市民也應該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例如,若發現可疑或正在發生的罪案,應主動向他們舉報,加強警民之間的合作。除此以外,市民也可以主動提出交通黑點與提供改善道路暢順的建議,畢竟交通部門也不可能留意到澳門每一個角落。同樣地,我們亦應加強「防風防火」的意識,保障自身安全的同時,也可以從原頭解決問題,以減輕警隊和消防的壓力。至於,市民面對社會的不公平現象,可以主動聯繫廉正公署(CCAC),與執法部門共同打擊貪污罪行,一起守護澳門地區的公平正義和繁榮安定。
我有幸生活在澳門這麼安全的城市,看著小城每天的進步。我也知道這樣生活來之不易,全賴有各個警隊和紀律部隊的全力付出和奉獻。對於未來澳門將迎來「世界級的悠閒旅遊城市」和「一中心、一基地、一平台」的地位,我相信澳門警隊必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所以,警民互動,合作、互諒,達至警民一心,實是小城繼續穩健向前發展的重要一環。現在,就讓我們共同營造這一良好的風氣,並一直深化和延續下去,共同建設更美好的澳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