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呢喃好迷人

何彬侗族

何彬,侗族,1969年農曆3月8日出生。侗族著名作家、記者、攝影家。中國鄉村人才庫認證作家、世界當代最強作家排行榜前十強、世界華文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老撾國家旅遊年文化大使、中國通俗文藝研究會會員、中國微型小說學會會員、澳門原創小說協會名譽理事長、澳門作家協會名譽會員、湖南省詩歌學會會員、世界作家協會會員、懷化市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民族攝影家協會會員、香港環球新聞線上記者。1987年春起始習詩,1992年進入創作時期以來,已在《人民日報·海外版》、《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人民政協報》、《中國科協報》、《農民日報》、《中國人口報》等報刊發表文學、攝影等作品。2008年10月,被中國大眾文學學會授予“中國改革開放詩詞終身成就獎”。2012年6月,榮獲第五屆“百傑杯”世界華人詩詞藝術大賽“金獎”。2012年6月被世界華人詩詞著作家協會授予“世界傑出華人詩詞著作家”榮譽稱號。2012年10月,被中國詩詞家協會授予“中華詩詞德藝雙馨著作家”榮譽稱號。2014年3月,被通道縣委宣傳部評為2013年度十佳通訊員。2015年1月被《紡織服裝週刊》雜誌社評為2014年度十佳通訊員。

 

今年五月一日,我收到一份特別的禮物——散文小說集《呢喃》。而這部集子的主人《才女曾妮楠》也非常吸引人:青春年華顏如玉/能唱會彈婀娜軀/文學領域享美名/教壇燦爛人生履。

1983年生長於廣東潮洲的曾妮楠,是我於今年在《青春文藝報》明星展臺邂逅的。才華橫溢的曾妮楠從小學時代就開始發表文學作品了,至今在《花季雨季》、《學生之友》等報刊雜誌上佔有一席之地。《初中生寫作》、《讀寫月報》、《中學生》、《年輕人》等雜誌都對她做過專版推介。2001年4月,《青少年日記》封面那個如花似玉的“星星”就是她。

與曾妮楠的名字諧音的《呢喃》,是她的第一部散文小說集,青春色彩濃郁,情感細膩,文筆優美。而這部集子另一個與眾不同的是,作家曾妮楠以自我描寫、自我傾訴為主。從而也使《呢喃》增加了不少吸引力和感染力。

但是,曾妮楠這部散文小說集,同時也給人帶來一些為個處世的方法——《選擇生命》,就要《拼搏》《逆境的美》!《生命》,《不為榮譽所累》,才能在《失敗》中《尋找快樂》!《關於機會》也好,面對《年輕》也罷,始終要《對自己負責》,才會擁有人生的《美麗的意義》。

從《呢喃》的行間字句裏,我們又仿佛聽到了曾妮楠活潑,天真爛漫的獨語:——《成長的旋律》雖然令人難忘,但在《我的天地》裏,《我愛笑》、《我想哭》、《我想飛》;《我這樣的孩子》,為何總是去想《令人留戀的初中生活》?哦,《今夜有雨》、《今夜無眠》!在《這樣一段時間》裏,我感覺《歲月如歌》,感覺《青春是一場煙花》。同時,我們又仿佛看到了曾妮楠自強不息的一面——勸人堅強、勵人自信的《永遠不要說放棄》;誓言飛向明天、沖向未來的《我想飛》,等等佳作,讓我們感覺到嬌小的曾妮楠是一個非同尋常的女性。

在《呢喃》這部散文小說集子裏,散文數量為最,而其小說雖然只有六篇,卻占了一半多的頁碼,為這部集子增添了不少小說的色彩與情調,賞心悅耳哦。

就文人的創作手法而言,可以區分為兩類:一是虛構,另一種是紀實。而曾妮楠的文學作品乃為紀實的結晶。換一句話說,曾妮楠的散文、小說作品,是一種真實感受的複製品,是所見所聞的一種再現,是一種真實現象的反映,而且大多數作品取材於青春時期的各種生活場景,可謂青春文學的精華。

面對生活、面對人物或事件,無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視覺、不同的經歷、不同的為人之道。正因為如此,人世間才有不同的情感,生活中才有繽紛的世界。於是,當我們的目光進入豐富多彩,題材多樣的《呢喃》這部著作時,我們不難看出作者曾妮楠是個很有個性的女性:好強、樂觀、謹慎、真誠而且才華橫溢,如:《永遠不要說放棄》、《挑戰權威》、《逆境的美》、《我向乞丐說“不”》及小說《青春不僅僅是一種特權》等等。這些作品,清晰地凸現了曾妮楠的性格與非凡的才華。

如就散文小說集《呢喃》的印象而言,我感覺各有春秋。也就是說,這部作品的每一篇,我都打八十五分以上。說心裏話,對於乞丐,我也反感。而我反感乞丐的原因,是因為乞丐本人對自己的生存能力缺乏自強、自立、自信與自愛,寧願在乞討過程中遭受白眼與冷語。但是,曾妮楠不同,不僅《我向乞丐說“不”》,還輕視那些給乞丐施捨的人,而且認為乞丐可恥。我想曾妮楠對乞丐“無情”,是因為乞丐嚴重影響社會形象的原因吧!

讀了設計新穎的《呢喃》,我感覺這不僅是曾妮楠在文學創作的一個里程牌,也是曾妮楠為文學付出的一種嘉獎,更是不少男少女們難得的精神食糧。但願曾妮楠創作出更多更好的類似作品!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