燉湯之中的滋養

郭芷璿

我沐浴在豔陽的照耀,端起一碗好喝的湯,細細品味《舌尖上的中國》,咀嚼起「食物,滋養的,從來不只是胃,而是一個時代」的文字,沉浸在知性的饗宴之中。這一本書,不是用千奇百怪的盛菜來誘人,而是通過平凡生活的真實風味,來訴說食物的故事。人與土地的對話,交織出味蕾上豐富的滋味,舌尖上的水珠也勾起我兒時的思緒。

小時候,在炎熱濕潤的夏季,不管是午餐還是晚飯後,外婆總會端上一大鍋熱騰騰的老火湯。雖然,看上去渾濁不清、其貌不揚,卻在我的味蕾上綻放出一朵朵鮮花。它暖身健胃,讓人一直回味無窮。看着她在廚房忙碌的身影,懵懂的我好奇地問:「婆婆,妳這樣東加一點、西添一些,不是會變得亂七八糟嗎?」她依然慈祥不變的笑說:「我那可愛的孫女啊,有時候『亂』未必是貶義詞。像是散文中的散,形散而神不散;或是雜文的雜,材雜但文不雜。」我只是撓了撓頭,外婆則蹲下來摸摸自己的臉頰:「傻孩子,煮菜的技巧與文學的藝術是息息相關的,妳要自己在書本中找到答案才行。待妳放假吧,我們一起到書展去,好嗎?」我立刻點了點頭。

粤菜大厨分享~40多款老火靓汤做法及煲汤秘籍!请收藏!_陈皮

那年暑假,在她的陪伴下,我推開了書藉的黃金屋,閱讀的興趣就在我的心裏悄然萌芽。每天傍晚,外婆都會在煮湯的空餘,跟我一起閱讀一本本天馬行空的小說。我最喜歡依偎在她温暖的懷裏,同時享受廚房裏傳來的淡淡香味。

可惜,天下無不散之筵席,秋風吹走了炎熱的夏天,也把我的外婆吹向了遙遠的天邊。

一老一少的身影漸漸被抹去,只剩下一個亭亭玉立的少女。不過,她的話語依然是我的未解之謎。直到我翻開了《烹飪中的“混血兒”:亂炖》之後,才算解開了埋藏心中多年的困惑。書中提到老火湯雖然是血統混雜,卻汲取了各方的精華,反而能成為百感交集的佳餚。正如宋代歐陽修的「詩窮而後工」,彼此有着異曲同工之妙,文人在困厄險惡的環境偏偏能寫出上乘的作品。這讓我明白,愈是生在亂世,作者越能發表出舉世無雙的作品;愈是活在亂世,漫長的戰爭把文人們的才情與感嘆全部都熬出來了,更是風格迥異的作品滙集在一起的黃金年代。我想,這也許就是外婆想帶給我的道理:文字正是加入了歷史的材料,才使這鍋老火湯的味道更為醇厚,也反映了生活不會事事如意,因此造就了值得書寫的人生。

曾經的我以為,外婆是一個技藝高超的魔術師,拿着長長的匙柄就能把五顏六色的湯藥,攪成一鍋香噴噴的魔藥。長大之後,我經常跟父母到茶樓去,品嚐那一碗同樣的材料,同樣的配料,同樣的做法的燉湯,但總是感到缺少了什麼。現在,我才恍然大悟,原來是她真的會施魔法,其袐密就在於那一份濃濃的關愛。這是最鮮美的人工味精,也依然欺騙不了的味蕾記憶。

現在,外婆好像又在撫摸我的臉頰,我在溫暖的擁抱中明白令人驚嘆的書本,往往不是在於辭藻如何華麗,更多的是來自作者的赤子之心。她更告訴了我,無論是烹飪,抑或是閱讀,在過程中惟有抱着真誠與熱愛,才能感受到每個時代的滋養,每個時代的美好。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