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母愛如河”的媽媽

楊尼花

楊尼花,今年53歲,侗族,愛好廣泛,熱愛生活,畢業湖南師範大學小學教育專業,獲得過省級課件制作、論文一等獎

母亲节专栏:《母爱是一种岁月》觉斓_手机搜狐网

樹欲靜風不止,子欲養親不待。父愛如山,母愛如河。提起媽媽,有的臉上立刻洋溢著幸福感,有的哪怕是鐵石心腸的男兒,也會悄然淚下。不管是何種表情,都是對健康活著母親的深深愛戴或是離去了的母親深深的懷念。

我的媽媽走了幾年了,時間隨著她離開越久,我對她的思念也就越深。每每想著媽媽時,我悄然淚下,就會想起我考上師範學校那一年。那一年我考上學校,拿到了一個十裏八鄉的學子都難得拿到的“鐵飯碗”,本該是全家歡慶大喜的一年,但她卻過得比任何一年鬱鬱寡歡。那一年她流盡了眼淚,說起原因給你們聽,卻是可以讓你們啼笑皆非。第一次去師範學校,當時學校也不提倡家長送,就算家有三個哥哥的我也沒一個送我出門,我首先要從鄉下走15裏路,到達一個鄉鎮,再乘一個多小時的班車進縣城,再坐上長達6—7個小時的長途班車去一個距離縣城很遠的市裏的一所師範學校讀書。早上出發,下午3-4點多鐘才到,對於一輩子從沒出過遠門的媽媽來說,距離遠近這個概念都無法向她描述,你說她能放心嗎?能不揪心麼?所以我出了門後,我媽媽的眼淚呀,就這麼不停的的流呀流!那種擔心,揪心對她來說就如失去了一個孩子一樣。我哥吼她,你哭啥,她是去遠方拿田,拿地,拿魚塘呢,從此衣食無憂應該高興呀。但媽媽就是媽媽,哪有被這些事樂得合不攏嘴呀,沒讀過書,沒出過遠門,沒見過世面的媽媽,她哪懂得這麼多呀,對她來說,孩子待在她可視範圍,就是最大的安全,就是最大的幸福!

媽媽雖然瘦小,體重雖不上六七十斤,身體其實好著呢,我們年輕人還經常這裏痛那裏癢,她比我們兄弟姐妹身體棒多了,日常生活和健康都不要我們兄弟姐妹擔心。她每年都要養一頭豬,就等著過年時殺,就盼著外面工作的我們幾個兄弟姐妹一起回家過一個團圓年,然後很公正的把一頭豬,雞、鴨、糍粑平分成若幹份,讓我們帶回縣城,我們回城時,她總是送了一程又一程,母送千裏總有一別,最後無奈只好停下目送我們遠去,鄉村公路山多,彎彎曲曲,目送站久了,她就蹲在那裏看著我們遠去,本來體型細小的她,遠遠回望,媽媽就是一個小小的點,不用想,不用懷疑此時的媽媽一定已經是淚流滿面,這就是天下都一樣母愛如河的我的媽媽。

其實參加工作後,長大了所有兒女都想為父母做一點什麼,但終究以各種忙碌,各種原因而沒有實現。而我也一樣想帶母親去看一次火車,乘一次飛機,讓他領略一下距離,想像一下世界之大,看一看她眼界之外人們的色彩繽紛的生活,大城市裏的高樓大廈及家鄉之外的奇異風景。事實我媽媽走了,走時90歲,走時沒有一點麻煩兒女,走之前我只帶她一生中去過最遠的縣城,逛過超市,乘坐過一次電梯!現在每每想起母親,就感到十分遺憾,就悄然淚下,遺憾生前我們這些兒女為什麼對父母不多一些陪伴,為什麼不多帶著她出去走一走。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