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彬(侗族)
何彬,侗族,1969年農曆3月8日出生。侗族著名作家、記者、攝影家。中國鄉村人才庫認證作家、世界當代最強作家排行榜前十強、世界華文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老撾國家旅遊年文化大使、中國通俗文藝研究會會員、中國微型小說學會會員、澳門原創小說協會名譽理事長、澳門作家協會名譽會員、湖南省詩歌學會會員、世界作家協會會員、懷化市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民族攝影家協會會員、香港環球新聞在線記者。1987年春起始習詩,1992年進入創作時期以來,已在《人民日報·海外版》、《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人民政協報》、《中國科協報》、《農民日報》、《中國人口報》等報刊發表文學、攝影等作品。2008年10月,被中國大眾文學學會授予“中國改革開放詩詞終身成就獎”。2012年6月,榮獲第五屆“百傑杯”世界華人詩詞藝術大賽“金獎”。2012年6月被世界華人詩詞著作家協會授予“世界傑出華人詩詞著作家”榮譽稱號。2012年10月,被中國詩詞家協會授予“中華詩詞德藝雙馨著作家”榮譽稱號。2014年3月,被通道縣委宣傳部評為2013年度十佳通訊員。2015年1月被《紡織服裝周刊》雜志社評為2014年度十佳通訊員。
2009年11月19日出版的《文藝報》副刊版,有一篇占了半個版面的文章——《真情的歌者》,讓我的目光留連忘返,更讓我從中看到蒙古國女詩人的非凡才華和對愛情的真情。在此,我要感謝作者哈森!因為哈森的文章讓我第一次欣賞到蒙古國的詩歌精品!
在《真情的歌者》一文,附錄了蒙古國六位女詩人的玉照、簡介與詩人的佳作,可謂豐盛的精神食糧——
1954年生於蒙古國戈壁阿爾泰省的勒·色楞格穆仁,是個集剛烈、柔情、傷情與寬容於一身的詩人——《離你遠去》:“時刻,我走向你/雪紛飛的夜晚以夢境走向你/火燃燒的清晨以真心走向你/我只走向你/無論從再遙遠的地方我用愛走向你/從你的身旁用目光走向你/偶爾我以眼淚走向你/從人群中我走向你/輕輕地我走向你/從遠方的遠方憂傷著走向你/念著親愛的你,以身體走向你/當你是我全部的生活,用生命走向你/我的方向朝著你的方向走去/將烏黑的頭發揚至天際走去/用柔軟的雙足朝著你的方向走去/迎面的風拍打著我走來/陽光的峰巔自我而起,走去/我用一輩子離你遠去”通過《離你遠去》的詩歌,我們能夠感覺到作者勒·色楞格穆仁的心情及對愛情的態度。換言之,如從詩歌技巧角度來講,這首詩缺少語言藝術之美,但不缺直白的吸引力感染力。
曾經兩次在蒙古國“水晶杯”詩歌大賽中獲得第一的巴·伊德欣浩日勞,1972年出生於蒙古國前杭愛省。巴·伊德欣浩日勞的詩歌,如同她的容貌一樣耐讀:“為了不後悔和憂傷/請你忘了 我愛過你/因為像清晨的夢一樣冒失/請你忘了 我的吻/另外的機遇世間不少/請你忘了 過去/年輕時不乏愛戀/請你忘了 我/傻傻而無知的年華/請你忘了 我的擁抱/如果不想忘了那一切/請你忘了 別人”這首題為《請你忘了別人》的詩歌,讓人感到作者巴·伊德欣浩日勞浪漫、含蓄而直爽的個性。但詩中多次重複的“請你忘了”這四個字,似乎給這首詩帶來美中不足的感覺。
愛,不一定為了得到對方的所有。而1973年生於蒙古國戈壁阿爾泰省的拉·恩和圖雅就是這樣的一位女詩人,她直白地跟對方說《因為很愛很愛你》,卻又聲明:“我不要與你相伴/不要在你身旁衰老……”對於拉·恩和圖雅而言,她這種愛的方式,是一種幼稚還是一種成熟?而細想,又讓人感覺拉·恩和圖雅的愛熾熱而憐憫。
從照片來看,我感覺1972年生於蒙古國達爾汗布的羅·烏力吉特古斯笑容可掬、靚麗可愛,而羅·烏力吉特古斯的詩也如同她的人一樣富有吸引力:“讓運載氣息的風/將我的氣息捎去/就當是我的吻//讓淋濕發絲的雨/將我的眼淚捎去/就當是我的餞行//讓喚醒清晨的鳥/將我的話語捎去/就當是我的決別”這首題為《禮物》的詩,構思新穎,卻又流露作者羅·烏力吉特古斯柔情而幹脆的性格。
桑·烏雲是這六位女詩人當中年紀最大的,1946年出生於蒙古國布爾幹省。但桑·烏雲的愛最為熱烈而奔放,如《吻你》:“想著你是乖乖的/我要親吻你的額頭/想著思念到再想見/我要親吻你的臉頰//想著我是愛你的/我親親吻你的雙唇/想著百看也不厭倦/我要親吻你的眼睛//我要吻你/用無盡的愛吻你/不給任何人留下親吻的餘地/我要吻你,愛你”從這首詩中不難感受到桑·烏雲是個愛情專一而濃烈的詩人,誰能得到桑·烏雲的愛,無疑一生都會沉醉在幸福甜蜜之中。但是,我認為這首《吻你》沒有詩歌色彩,僅僅是熾熱與直白的結晶。
神彩奕奕的朝·呼蘭,出生於蒙古國中央省,與我一樣生於1969年。1995年獲得蒙古國“水晶杯”詩歌大賽第一名。出版《憂傷和寬慰》等多部詩集。但是朝·呼蘭的詩作《雨夏的回憶》,雖沒有華麗的詩句,卻質樸得可愛:“像飄灑的,不在掌心停泊的水/像是金色的沙子從指部流逝/像在生活中相伴已久,忘了戀愛往事/漸行漸遠,歲月流淌著/一直朝我微笑的你的相片模糊著/你的唇紋從我衣衫被揩去/胸前香水味道被遺落在風裏/在每一朵花上化做露珠凝留/我是怎樣愛過你啊!/我那充滿溫馨戀情的珍貴日子啊!/要說分離是容易的嗎?/我說過想你是真的吧?/那些日子是下著雨的吧?/那時候的你是幸福的嗎?/淋透了在雨中牽手奔跑時/我鞋跟節奏留在你的哪裏?/同行的日子美好的旋律/不知融入何處鳥兒的鳴唱裏?/如何你吻過我濕發的濕漉漉的雙唇/忘了那首捋著我的發絲吟唱的歌謠/可否從你的窗戶玻璃上/讀那串連著雨珠的潦草的蒙古字!”然而,仔細品讀《雨夏的回憶》,我又感覺作者朝·呼蘭有一種對愛的癡情,有一種對幸福的憧憬隱於其中,讓人不由萌發一種憐香惜玉之感。
雖然每個國家的國情不同,文學卻如音樂一樣沒有國界,隨時可以讓彼此有一種交流、探討與學習的機會。因此,我為自己深感幸運,僅在一期副刊作品中就從這六位蒙古國女詩人的詩歌裏吸引了不少營養,乃謂受益匪淺也。但願今後多有機會拜讀這六位蒙古國女詩人的詩作!
二OO九年十二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