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沛茵
我從小就不喜歡看書,只要看到書,我的頭就開始暈了。
除了上課的時候,大多時候課餘時間都在玩電子產品或者跟好朋友去玩耍。爸媽總是嘮叨說:「女兒,你多花點時間靜下心來看會書嘛,別一直捧著平板玩,多看課外書!」那時候我只覺得,他們都很囉嗦,心想爲什麽放學了還要我看書。
直到十三歲生日那天,我收到很多生日禮物。我一眼望去,發現有人送了我一本推理小說,名叫《軌道殺人事件》。起初,我是被它的封面所吸引的,封面有幾個很大象徵血跡的字,讓我產生一種驚悚的感覺,一下子很恐怖的畫面也就出現在我的腦海裡。
後來我坐了下來,不知不覺就沉醉於書海之中。
故事是講述有一名妙齡女子慘遭殺害,隸屬鐵路警局的特別探員席妮,負責調查這一件驚心動魄的駭人命案,其後發現兇嫌竟是受害者的未婚夫!他是一名伊拉克戰爭的退役軍人,因戰火嚴重毀容而被稱為「火燒人」。自此之後,他的性格變得相當封閉,有幸的是善良的未婚妻並不在意其醜陋的外表,甚至還願意嫁給他。不過,席妮始終覺得,這看似是一件情殺命案的背後,應該有更大的力量在操控。她為了查出真相,還利用自己同樣是伊拉克退役軍人的經歷,設法取得「火燒人」的信任。同時,席妮在過程中也意外揭露了更多黑暗的過去和祕密。
當時,我讀這本書的時候才發現,閱讀可以引發人的情感共鳴。從知道那位女孩的經歷之後,以及警察在調查的過程中面臨不少困境的時候,我會與他們一起經歷情感的起伏和衝突,也會隨著故事的情節發展不斷進行思考和反思。不僅如此,還可以豐富我的洞察能力和了解不同人的故事,自己彷彿也是警察的一員,和席妮一起追尋事情的真相,解開各種不同的謎團。看完這本書後,我開始喜歡上閱讀推理小說,因為我喜歡與代入角色查明真相的樂趣。
現在的我變得不一樣了,也明白父母為何希望我能從閱讀找到思考的空間它培養了我觀察和思考的能力,使我除了汲取網絡的訊息之外,也可以靜下心來感受文字的魅力,從而加強我的寫作技巧和創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