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豔
楊志豔,暢銷書作者,《婚姻與家庭》簽約作家。作品散見於《中國校園文學》《散文選刊》《演講與口才》《佛山文藝》《散文》《好日子》《做人與處世》《思維與智慧》《37度女人》《新青年》等刊。
生活中一滴水、一棵樹、一粒米看起來微不足道,但是一滴又一滴的水匯集起來,那便是江河湖泊;一棵又一棵的樹集合起來,那便是曉陰翳日的森林;一粒又一粒米集中起來,那便是倉高雲低的糧庫。由此可見,積少成多,聚沙成塔的威力無窮大。
“滴水湊成河,粒米湊成籮。”這是我小時候常聽母親掛在嘴邊的一句諺語,米粒之珠盡可大放光華。由於母親尚在年幼之時家境貧寒,兄弟姊妹眾多,常常吃不飽穿不暖,於是每當秋收過後,她總會挎著一個破舊的籃子去生產隊的田地裏“拾穗,”那些遺落的稻穗稈猶如跟主人一不留神就失散了的“黃金,”只等著孩子們前來撿寶。經過時間的疊加累積,湊在一起的“黃金粒”曆經脫皮,搖身蛻變成了晶瑩的“珍珠。”面對這一碗視若珍寶的米粒,孩子們的眼睛裏頓時充滿了光亮,大人們根本舍不得吃,如若蒸包穀糝時才會摻上一小撮,能吃上零星的幾粒米就算是無比幸福了。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當我會背誦這首詩時已然感受不到愛惜糧食就是珍視生命的至高情結。因為頓頓米飯,餐餐有肉已經是一件稀松平常之事。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自打有了“禾下乘涼夢”以後,他便夜以繼日、殫精竭力,潛心研究出了高產的“東方魔稻,”創造了一個風靡世界的“綠色神話,”圓了全球人吃飽飯的樸實夙願。糧豐農穩、盈盈滿倉、享盛世太平,百姓安居樂業,勞動人民終於實現了生平最愜意的一件事:稻花香中,聽取蛙聲一片。
那位曾經說過“與大地貼得更近,看天空才會更遠”的中國科學院士在稻田裏揮揮手,不帶走一片雲彩,作別軟泥上的禾苗輕輕地走了,前去送他最後一程的人猶如田間裏的稻穀,密壓壓地連成一片,好些經曆過食不果腹、饑腸轆轆的人更是泣不成聲。於是我懷揣著敬重與好奇貼近這片他所鐘愛的土地,走向天光雲影的秧田,去探尋關於一顆米粒的一生。春末初夏時節,但見一株株盈盈綠苗吸附著原生家庭的泥土,某日被莊稼人拾掇到土筐裏,然後肩挑倆筐,一帆風順地到達了田塍。接下來便是動作嫻熟地挽起褲管,赤腳下田,手握著嫩綠色的秧寶寶開始栽種著秋天的收獲。為此,有一首家喻戶曉的《插秧詩》,盡情描繪了充滿哲學意味的插秧情節: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農人雙手沾滿了淤泥,額頭布滿了汗水,待所有的秧苗移居到了新的住所,插秧人已累得人仰馬翻直不起腰來。這些繁瑣勞累都是為斬獲世間的“珍珠”從而精心鋪陳的。
青翠欲滴的秧苗靜謐而又端莊地立在水田裏,像嬰兒吸吮乳汁一樣酣飲著田裏的營養。它們吸日月之精華,納天地之靈氣,頭朝著藍天白雲開始猛“躥個頭,”莊稼人像蒔弄自己的孩子一樣小心翼翼地伺候著這些朝氣蓬勃的幼苗,生怕有啥閃失。碧空萬裏之時,農人手拿一把鐵鏟到田裏巡視,習慣性地把田壩引水口處鏟一些泥土夯實加固,以利於水緩緩流淌,將田裏的秧苗緊緊環繞;狂風暴雨之時,農人依然要拿一把鐵鏟到田裏梭巡,如若漲水了,便立即鏟出一道口子,把多餘的水引流出去,以免水泛濫成災決埂而出。每當炎炎夏日,蛙鼓蟬鳴之時,正是稻子抽穗的關鍵時期,但見禾根大口喝水,青青的穀殼才會灌漿飽滿,這種青中帶玉的胞漿正是米粒的雛形。直到秋姑娘閃亮登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席卷大地,裹著金黃外殼的米粒便把整個秋天也映襯的虛懷若穀起來,只等深諳莊稼活的農人前來收割沉甸甸的稻子,然後便是脫穀、晾曬、去殼,最後猶如玉白珍珠般的大米在勤勞人粗糙的大手間變得熠熠生輝,一粒粒的米在風吹日曬中正式走完了孕育蛻變,化繭成蝶的一生。
有人說“米是漫山遍野的精靈。”全國各地的村莊,蜿蜒的河流,大小不一的梯田,除了盛產有目共睹的大米,還有人類沒齒難忘的糯米,人們通常把它磨成粉,用來制作糍粑、粽子、湯圓等食品。超市裏售賣的還有我們本地不曾種植的黑米,但我迄今為止都沒有見識過綠畦香稻粳米,猶記《紅樓夢》第六十二回裏面優伶芳官說餓了,讓廚房柳嫂送飯來,不多時便差人送來了一個盒子,裏面是一碗蝦丸雞皮湯,又是一碗酒釀清蒸鴨子,一碟醃的胭脂鵝脯,還有一碟四個奶油松瓤卷酥,並一大碗熱騰騰碧熒熒蒸的綠畦香稻粳米飯。倒是親眼目睹禦田胭脂米熬制的稀飯已成了滿大街的流行,但見《紅樓夢》第七十五回中寫賈母吃的稀飯是紅稻米粥,被視為尊貴主子才配進食的紅米粥其實就是禦田胭脂米,如今它已進入尋常百姓人家,早已失去了身價不凡的尊貴。
一粒米即是一個發光的生命體,粒粒凝結著勞動人民的血和汗,記錄著莊稼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常。味腴粒長之米從鄉村輾轉到城市,再到各家各戶的飯碗裏,它攜帶著村莊與稻田的風情以及大自然的無窮奧妙奔赴於人間,溫潤有致地撫慰著人類的腸胃。由此說來糟蹋一粒米就是對生命的褻瀆,在這個“稻米為王”的塵世間,米粒雖小,尤見禮義廉恥,節儉事微,可助興國安邦。
米粒是大地上的珍珠,是人間寶藏,它喂養了這個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