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穎琦
所謂“安居樂業”,是形容人們安定美滿的日子,既可以安定地生活和愉快地工作。可是,在安居之前,樂業自有其重要性,可以讓我們煩悶枯燥的工作變得有趣味,效率從而大大提高,達到事半功倍。這就像化學反應中的催化劑,可以大大提高效率之餘,讓原材料散發出更震撼的能量。俗話說“勞動最光榮”,但我覺得樂業更為光榮,其實我們可以帶動更多的人瞭解這一種態度,明白樂業總有一日會出現一片燈燭輝煌。我相信,只有切實地做到樂業,乾涸的生命才會迎來滋潤萬物的春雨,毫無生機的泥地更能增添幾分紅艷。
固然,樂業的前提是敬業。我們只有發自內心地尊重每一份的職業,才能真實地感受其中的樂趣和光芒。正如“凡職業,沒有不是神聖的。凡職業,沒有不是可敬的。”每一種職業的存在,都是造就我們幸福生活的關鍵,如風雨無阻的外賣車手,為了日我們能吃上一頓美味的料理而默默承受風吹雨打、街道保潔員每日與黎明晨光並肩勞作,只為每個踏上路途的行人可以走在整潔的街道,而守候整晚的大廈保安員,願意為了我們的安寧而謹守崗位等等,我們的生活正因為各種勞動者的敬業,讓我們安然擁有美好的生活。
其實,勞動是我們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樂業更是生活的不二法門。我們需要一雙善於發現樂趣的眼睛,從樂觀的角度去看待我們的每一項工作。我記得,王羲之在年少時,經常因為練習書法的原因,讓自己達到忘情的程度,就像有一次家人送飯到書房去,他竟然蘸著墨吃了。待家人發現時,他已經是滿嘴黑色了。當然,這例子有些誇張,不過能以勞作為樂,的確也是對生活的一種享受。
在我看來,樂業呈現的一種理念,最重要的是我們不是為了生活而努力勞動,而是為了勞動而努力生活。堅守樂業的態度,不但是愛生活的表現,更是愛自己的表現。我們不單要切實“踩下每一步的腳步”,還需要“穿一雙合適的鞋子走好接下來的每一步”。而樂業的態度則是那雙合適的鞋子,能讓我們好好走路,好好欣賞我們人生中的每一道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