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文迪
鏡海,一片坐落在伶仃洋南方的一片海洋。自古以來,她見證過漁船亮起的燭光,海上炮火的煙霧,以及如今的燈火萬千。既見證了華南的崛起,亦見證了中華民族真正邁向世界的第一步。其波浪上煥發的熠熠光輝,反射過勞動人民的汗水,也照應過遠洋文化的到來。她既是澳門人的哺育者,也是澳門人向外探索的見證者,也是我們故鄉的守望者。
在那南方還被稱為蠻荒之地的時代,這片大海靜靜地哺育著一方漁村。在那時,究竟發生過什麼?我們無從得知,但在千年之後,知道葡國人遠洋而來,這座小島屬於她的歷史,才緩緩地拉開帷幕。在這之前,不過寥寥數人來過這裡。大多數人只為求得一方淨土用於隱居,或只是避開戰火,只求一方平安。文天祥在此寫下字字泣血的《過零丁洋》,只為抒發自己的悲憤之情。可是,其中沒有澳門這個名字。
直到葡國人在此登陸,我們耳熟能詳的“澳門”一詞才浮現在我們祖先的耳邊。初來乍到,這片洋溢著東方獨特色彩的土地無疑對葡國人而言,是震撼的,是聞所未聞的。正當他們對於東方潔白如玉的瓷器感到新奇,當他們對於那馥鬱濃厚的香料感到震驚時,我們也十分渴望著來自外面的事物。我們的祖先知道了,瓷磚可以鋪蓋在地上,機械也可以用於計算時間,他們一拍即合,澳門成為了連結中葡的第一座橋樑。
在這片土地上,有著許許多多的第一次。不管是在中國首次發行的外語雜誌,第一本英譯中的聖經,都是在這片土地上出現並流傳開來的。傳教士成為了第一個遠洋而來的教師,那時的孩童們第一次正式接觸到遠洋文化,中華民族正式擁抱世界的第一步。
但是,在這片土地繁榮之後,難免掀起敵人的野心。面臨外敵,我們祖先選擇了用刀與劍驅逐外敵,成功擊退大英帝國與荷蘭所組成的聯合艦隊。這是澳門人民所打下的第一場勝仗。在那之後,即使澳門身處抗戰戰線的後方,她仍在用獨特的方式為前線的戰士們提供支援。即使人民並不在前線,但他們的精神,他們的傳頌,他們的感恩,仍然可以用詩歌與戲劇,將他們撒向我們所看不到的遠方。
如今,海上再也看不見木質帆船的在海上漂過的痕跡,如今只有柴油船隻在海上掀起的陣陣細浪。槍炮的火光與響聲不會在這片海上出現,而反射的是萬家燈火。大橋上絡繹不絕的車輛,街頭巷尾傳來的陣陣語聲,在學校中迴響出的朗朗讀書聲。這些都是鏡海躍動的聲音,她反射的不只有太陽的光輝,更照應了人們對未來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