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巷尾的味蕾記憶

吳宜霖

 

非常感恩我生於澳門,生長在這一座美食之都。

這座城市的特色美食,為它注入了煙火之氣!這是人間最綿長的滋味,這煙火氣使得澳門有了別樣的靈魂,是一股濃濃的人情味。對於我這個喜歡吃的人來說,我最關注的當然是各種好吃的佳餚,可以用自己的舌尖記憶起澳門的美好。

有一天,我偶然發現了穆欣欣主編的《文字裡的古早味:澳門作家的味蕾》這本書,裡面匯集了三十位澳門作家以食物為題的文章,書寫出他們心中的味道。另一本袁紹珊的著作《拱廊與靈光:澳門的120個美好角落》,則細膩地描寫了澳門人的120個幽微角落,描述了住民的情感瞬間。作者將閒逛大街小巷的時光,與高速變化的小城對比存照,讓我窺知澳門秘而不宣的美,從而調動了我的味覺,嗅覺,聽覺和視覺。

我在閱讀文章的同時,逐一依據作者的描述去搜尋澳門眾多的美食,更品味了作者的舌尖鄉愁,感受舌尖到筆下文字裡最真摯的情感。我品嘗了快有一百年歷史的盛記白粥,那濃郁的白粥配上一件蘿蔔糕,是廣式必備的早點。還有,我也品嘗了擁有祖傳秘方,據說已有百年歷史的陳光記黑胡椒燒鴨。書中作者所描述的香甜充盈我的唇間口齒。

我非常愉悅自己似乎穿越了時光的隧道,竟然品嘗到幾十年前的美味佳餚。書頁不停的翻動,香氣不斷的洋溢,我聞到位於澳門草堆橫街的南記煲仔飯的味道,這是一家已經有幾十年歷史的小店。那南記風鱔煲仔飯再次征服了我的味蕾,再來有祥記麵家的酥炸鯪魚球、牛腩湯麵、百年老店洪馨椰子、龍華茶樓的古早茶點、添發碗仔翅美食、青洲灶記咖啡等等,全部都點燃了我的味蕾體驗。我在品嘗眾多的美味中,感恩澳門各家歷史悠久的老店,除了保留了久遠歲月的特色味道,為讓我的舌尖烙印上家鄉的記憶。

時光流逝,很多事物也會隨之改變。我很感謝作家們的筆下味道,教曉了我要從食物之中,領悟人生的五味雜陳,明白生活總有甜酸苦辣,更是澳門記憶的各式各樣,為我們保存了動人的靈光。所以,我會繼續發揚品嚐美食的本性,如大文豪蘇軾所說的“身心顛倒自不知,更識人間有真味”,從真味認識自己的故鄉,用味蕾追溯澳門過去的美好,以鋪設我們未來的幸福藍圖。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